本文系旺旺来富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这是一篇关于香港汇丰银行以及香港恒生银行的杂文,可能会涉及些八卦,对于其中的不置可否的部分,各位读者无需上纲上线。
作为傲娇二人组之一的汇丰银行,跟花旗银行一样,都是很少正眼看客户的,你可能连根鸡骨头都不如,香港银行开户之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取消管理费背后的原因。
1. 香港汇丰银行,一家跟内地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银行
香港的 3 大发钞行之一,另外两家是中银香港以及香港渣打银行。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汇丰银行专指香港汇丰银行,汇丰集团的成员之一。汇丰集团除了香港的汇丰银行,还有下面即将提到的香港恒生银行,以及英国的玛莎银行 Marks & Spencer Bank,First Direct Bank 等金融机构,巨无霸形容不为过分。
目前,整个汇丰集团以总资产排名的话,欧洲第 1 ,全球第 7。
1.1. 发家于上海
汇丰银行的全称叫「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也就是 HSBC,1865 年为了解决鸦片战争后外债问题而创立。
这名字多么的通俗,一看就知道是一家跟上海以及香港有往来的银行。
为什么形容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了?当时的内地只有钱庄,没有系统性的银行,因此不论谁在中国开一家银行,都能从清政府身上稳赚。从汇丰成立之初起,就跟政府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
- 19 世纪 80 年代,汇丰为清政府发放了接近 3000 万两白银的外债,占当时总贷款的 7 成
- 甲午战争中,汇丰又为清政府提供了接近 1 亿美元的贷款
帮政府做事,汇丰自然是赚的乐开了花。
顺便说一句,汇丰的创始人 Sutherland,文员出身,对银行一窍不通,但是了,鬼使神差的跟英国以及清政府的高官搭上了线,从此一路高歌。
最骚气的操作是,当时孙中山跟清政府对峙,汇丰一方面借钱给执政党,一方面放贷给在野党,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玩的溜。
1.2. 回到了香港
20 世纪 20 年代,外滩 12 号,汇丰花了 2 年利润盖起来的总行落成了,经典气派。
很快,到了 1949 年,因为某些事情(请自行 Google),汇丰银行大楼就易主了,楼还是那个楼,主变成了官营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而汇丰在大陆的分行,都相继关闭,仅保留了上海分行,成为为数不多没有中断业务的外资银行。
历史滚滚车轮下,汇丰银行回到香港发展,战后随着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本的涌入,汇丰成为了香港事实上的准央行。
国泰航空、南华早报、包玉刚的环球航运、李嘉诚、怡和国际、太古等等,大家能说的出来的名字后面都有汇丰的身影。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其实也是香港汇丰银行的城。
1993 年的时候,大概率是出于回归的考虑,对外宣称是股权调整,匆忙将总部搬回了伦敦。
业务在东亚尤其是香港地区,总部在伦敦,公司的运营成本以及巨额银行税的压力日益剧增。需不需要将总部迁回香港,成为了汇丰银行每隔几年就要重新评估的话题之一,每次都是否决。
2011 年,汇丰终于决定,将行政总裁搬回香港,董事会仍保留在伦敦,这种大脑身体分离的外科手术,只有汇丰敢干,至于结果?
想了解更多关于汇丰的发家史?Ava 姐推荐大家看《亚洲教父 Asian godfathers》,里面大篇幅的记录了汇丰及其利益集团的博弈。
1.3. 中国的汇丰?
2018 年中国平安花了 40 亿港币,购买了汇丰银行 7% 的股份,超过了贝莱德(Blackrock,也叫黑石集团,投资管理公司,大众对他的印象就是卖基金的?),成为了汇丰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平安对外宣称是「纯粹的财务投资」,但是稍微有些常识的人应该知道,一个汇丰顶半个香港的银行业,而银行业是香港的支撑性产业,所以了?
讽刺的是,早在 2002 年,中国平安就引入外资入股,其中包括占比 9.99% 的第一大股东,香港汇丰银行。
角色互换,是不是很微妙?
1.4. 这艘 150 多年的「泰坦尼克」,驶向何方
业务断崖式下滑、高管频繁离职、年年重组年年裁员、洗钱,汇丰,这艘在汪洋大海上的巨轮…
目前汇丰已经从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战略性撤退,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了亚洲市场,尤其是内地。其运营的国家也由 2011 年的 87 个减少至 70 个,跟内地客户最喜欢开户的外资银行之一,花旗 Citibank,俗称 Shitibank 比,已经算不上一家全球化的银行了,新加坡花旗银行开户指南。
一个月前,汇丰公布了去年的财报:
- 税前利润同比下跌超过 30%
- 期内纯利同比下跌超过 50%
- 普通股股东平均权益回报率由原先 7.7% 降至 3.6%
行政总裁频繁离职:
- 2011 年,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 Michael Geoghegan 离职,Stuart Gulliver 接手,前者也是槽点满满,Geoghegan 被指透过巴拿马注册公司于瑞士私人银行存入 500 万英镑
- 2018 年,Stuart Gulliver 黯然离职,John Flint 接手
- 2019 年, CEO John Flint 上任不到 500 天,去年突然辞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等也随后火速离职
没完没了的重组、年年的裁员:
- 2016 年,投行部门缩减 1/3,裁员 20%
- 2019 年,汇丰银行全球裁员 10,000 人
- 2020 年,在公布财报的同时,汇丰宣布裁员 35,000 人
Too big to jail,洗钱洗出了名声:
- 早在 2012 年,汇丰就因协助墨西哥以及古巴毒枭,面临美国司法部制裁,只不过,因为这事真要闹起来,太大了(Too big to jail),涉及的利益方太多,后面就不了了之了
- 就连汇丰的首席合规官也承认,公司很清楚的知道,墨西哥 70% 以上的洗钱活动是通过汇丰流转的,但是仅仅是知道
毒枭墨西哥第二季已经上映了,有条件的强烈推荐看一看,如果说毒枭墨西哥是以 Miguel Ángel Félix Gallardo 真人为原型拍摄的电视剧的话,那么 Ava 姐相信,将汇丰这些年的来跟墨西哥、中东的交易往来拍成一部电视剧,丝毫不会逊色于 007。
自 2008 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汇丰银行就进入了重组的魔咒,高层嚷着要重组,实际上背后的阻力重重,业务流程的冗长,老人的不作为都成为了汇丰目前境况的重要原因。
为了应对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合规部门的员工数量最近 5 年翻了数倍,加上合规部门在伦敦,业务部门在香港,很多业务最终都要不远万里,耗时耗力,向合规部门审批。很多人不禁好奇,难道没有一个内部的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据 Ava 姐接触的个人以及中小企业的 RM 讲,目前内部普遍是邮件发送制度,一天发一封,顶多回一封,效率可想而知。加上有些业务必须要通过纸质签名盖章快递,没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根本下不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去香港汇丰银行开户,总感觉业务人员傲娇的不行,盛气凌人的原因之一。
银行内部长期的官僚作风,导致业务流程的冗长繁琐以及数字化银行转型的及其缓慢。
银行内部的数字化应用早已硕果累累,很多应用对于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效率的提升有着质的提示,但是,绝大多数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究其原因?因为合规性问题一直搁浅,根本原因了?
数字化的转型碰了公司老人的利益,有了 AI 还需要一帮死气沉沉,四五十岁的员工干嘛?与转型成功的新加坡星展银行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加坡星展银行的数字银行转型史。
旧麻烦未妥善处理,公司人浮于事,这艘航母该驶向何方,time will tell。
2. 香港汇丰银行的同父异母兄弟,香港恒生银行
恒生银行,香港本土的商业银行,早在 1933 就成立了。
2.1. 一不小心,跟汇丰银行成了兄弟
但是到了 1965 年,恒生因为一些问题出现了挤兑,银行没钱了,要卖身了,谈了几家,包括美国大通银行,最终卖身给了汇丰集团,跟香港汇丰银行成了同父异母的兄弟。
大家肯定听过香港股市的参考指数:恒生指数,就是由恒生银行经济研究部的关士光早在 20 世纪创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恒生电子跟香港恒生银行没有任何的关系,恒生电子是做金融软件的,唯一的关联就是恒生银行会采购恒生电子的产品以及服务。
2.2. 恒生银行,港人最喜欢的银行之一
恒生银行在香港有多强势了,以 ATM 的数量来算,香港一半以上的 ATM 喷有恒生的 logo,剩余的被中银、工银这类中资银行以及渣打、花旗这类外资银行瓜分。
2.3. 那个动不动就关闭账户的恒生银行
跟汇丰走的路线不同,恒生更多植根在内地以及香港市场,这几年业绩十分强劲,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8%,其中 3 个核心业务,收入占比高达 99%,大家肯定很熟悉:
零售银行以及财富管理服务
这个占了一半的收入,每一个去香港恒生银行开户的,就为其贡献了一部分的?。
为什么爱关账户了?也不能全怪恒生,只能说合规监管做的比较严格而已,比如某客户通过恒生的 FPS 在 TideBit 收比特币,能不被封账户嘛。
商业银行业务
这个很好理解,企业客户,利润的大头。
套路跟 velo 华美银行玩的很类似,先大肆「免费」招揽客户,养肥了,找个理由,批量关闭账户。
最近 3 年,有多少公司客户的银行账户是在恒生银行开户的,就有多少被关户,每到年底,Ava 姐总能收到香港银行批量清理客户的消息,恒生银行占大头。
年初,某代理商(对的,旺旺来富早年是做 2B 市场的,客户里面不乏二道贩子)前来向 Ava 姐吐槽,恒生银行又开始关闭账户了,对方客户的资质非常好,账户余额大概十来万美元,还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也不幸遇难。
只能说,大银行,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傲娇二人组,去香港汇丰银行开户或者在香港花旗银行开户,你有钱,人家还不一定看你一眼。所以在选择海外银行开户的时候,请重点考虑,离岸账户开立有困难?3 步选择适合自己的离岸账户里面提到的开户地所在的监管严格与否以及售后服务。
很明显的,香港银行的监管会比新加坡银行、美国银行以及毛里求斯银行的监管严格很多,从每年曝出来的新闻数量也可窥知一二。
所以,如果你是在考虑办理香港银行卡,尤其是公司业务,请考虑清楚?的问题再决定。
环球银行以及资本市场业务
这块主要就是海外业务了,由于主打内地香港市场,占比只有 12%。
2.4. 跟腾讯一起飞
早在 2018 年的时候,恒生就跟腾讯签署了金融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个有技术,一个有数据,拿下粤港澳大湾区不是梦?。
说个题外话。
去年 11 月,香港恒生银行成为了全港第 4 家实现无卡取款的银行,这个在内地已经非常普遍的取款方式,在金融主导的香港,很多科技创新都是举步维艰,原因可以看?「1.4. 这艘 150 多年的泰坦尼克,驶向何方」。
前 3 家分别是谁了?
第 1 家,香港东亚银行,2015 年推出,通过短信实现,不过当时流程做的很差劲 bug 频出,导致反响平平。
第 2 家工银亚洲 ICBC 以及第 3 家香港渣打银行就吸取了上面的教训,改进了不少。
到了香港恒生银行,已经是拿成熟的直接过来抄了,只不过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了 NFC 的功能。
3. 扩展阅读
4. 关于旺旺来富
旺旺来富创立于 2017 年,持有香港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专注于互联网离岸业务,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透明的服务、高效的流程与效率、低成本的运营策略,结合传统金融行业的严谨与稳重,为(超)高净值人群,提供离岸产品及服务。
我们专精于全球离岸银行账户的开设及后续维护,并在以下国家地区的银行开户中保有极高下户的证明记录:新加坡、香港、美国、瑞士、列支敦士登、格鲁吉亚、毛里求斯、迪拜、开曼、BVI、圣基茨、圣卢西亚。
我们对于以上的个人(贵宾)、商业及私人银行账户拥有超过 4 位数字的一手经验及获批数据,积累了数年的庞大成功案例。我们跟以上国家地区的银行及金管局保持了及时、畅通、高效的战略合作,熟稔不同银行的流程及合规,通过大量案例的不断复盘,策略的不断优化,实现高效的落地体验及客户的赞许。
更多关于旺旺来富的介绍,可以参考《开篇》。
5. 更多信息
Telegram:t.me/wangwanglaifucom
Twitter:twitter.com/wangwanglaifu
Facebook:fb.com/wangwanglaifu
知乎:zhihu.com/people/wangwanglaifu
点击网站右下角蓝色圈圈或者这里,立即 WhatsApp、Telegram、Skype、邮件、微信(隐私考虑不推荐)联系我们。
本文系旺旺来富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4,177 total views, 4 views today